《练兵实纪》成书于《纪效新书》之后,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主张根据实际情况改革训练。针对北方地形和敌情,提出改革编制,增设车营和辎重营,并提出车、步、骑三兵种协同作战的思想,记述了协同作战的方法。改革兵器,扬长避短。指出敌人力壮,专用刀,善骑马,我方的刀必须长于敌才能占便宜,就是砍不着敌身上,必先砍着他的马头。所以规定,我方各项器械必须各长彼一倍,敌善用弓矢,我则用远射火器火箭、鸟铳、喷筒制敌。提出要灵活布阵,“各随地制宜,如地不容若干车为一城,大大小小,多多寡寡,长长短短,曲直偏弯,只以地为准,并不相拘。”(《练营阵第五》)在训练方法上,提出要分层次训练,“练将册给将;练卒册给卒”(《凡例》),并对将帅和平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士卒不要求原文背诵,只记大意即可;将帅则须条条款款诵熟;将帅必须背诵练卒条款,而士卒不必背诵练将条款。还制定了鼓励背诵的措施,“若将条约随俗改为唱曲习学以代戏乐者,有赏。”(《练胆气第二》)对于触犯军法者,若能背诵五条,免打一棍。
在训练内容上,特别重视学习兵法理论。认为:“兵之有法,如医之有方,必须读习而后得。但敏智之人,自然因而推之,师其意不泥其迹,乃能百战百胜,成为名将。盖未有不习一法,不识一字,不经一事,而辄能开阖变化运用无穷者。”(《练将第九》)它还规定了学习内容和次第,指出要先读先讲《孝经》、《论语》、《孟子》白文,《武经七书》白文。次第记诵,不专句读文辞,但求理解精义;次读《百将传》,熟知诸将人品、心术、功业,以为借鉴;再读《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以丰富历史知识;最后讲授《大学》、《中庸》大意,以修身养性。它还重视练心,要求使将士把实心拿出,“爱军是爱军的心,操练是操练的心,上阵是上阵的心,必思胜彼之法”。(《登坛口授》)这样上下同心,就能达到万人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主张以练胆为先,对于“艺高人胆大”这句谚语有新的认识,认为“必须原是有胆之人,习得好艺,故胆益大。无胆之人,平日习得武艺十分精熟,临时手软身颤,举艺不起,任是如何教习,亦不得胆之大也”。(《储练通论》)重视后勤训练和物质保障。戚继光针对以往官军因无辎重常常失掉战机的实际情况,提出“师行粮从,军事所先”(《车步骑解》),新创辎重营三座,每座大车八十辆,每辆骡八匹,并规定了辎重营的编制、训练方法,绘制了辎重营阵图。认为“辎重无失,便为奇功”。(《练营阵第五》)重视政治训练。他认为“将有本,心术是也”。(《练将第九》)所谓“心术”,就是政治素质,即“光明正大,以实心行实事,纯忠纯孝,思思念念,在于忠君、敬友、爱军、恶敌、强兵、任难”(《练将第九》),具体提出要有志向,懂得生死的意义,明辨利害得失,做好人,守节操,宽度量,禁声色,尚谦德,惜官箴,牢记货利、刚愎、骄傲、逢迎、委靡之害等。宣传为民杀敌而死,虽死犹生的道理,指出:“况使死得当,立庙祭祀,血食百世,是死后还活,地方士女,口碑一日相传,是一日活在世间;若生前无闻于世,就活在世间,已是死了。”(《练将第九》)还反复强调拼死作战则生,侥幸偷生则死的道理。它强调军队要尊重人民,将帅要尊重士兵,注重维护人民和士兵群众的利益,反对扰民和向士兵乱派公差杂役,规定:“行营排阵间,将领敢于行伍中抽一人一骑者,军法从事”,“军士擅发冢墓,焚庐舍,杀老幼及妇女,践禾稼,伐树木,奸犯人妇,及将妇女人营者,军法从事”。(《练营阵第七》)认为将与卒虽位有贵贱,但身无贵贱。反对下级对上级“惟惟奉命,甚至增美其说”。(《登坛口授》)强调练兵之要,先在练将。书中对将帅的品德、战术和技术修养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它认为将帅是一军之长、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全军的情绪,所以要求先要训练好将帅。它主张兴办武庠,即军事学校,对各级军事统帅进行系统地正规训练。在学习文化的基础上,“授以《武经总要》,孙吴兵法,‘六壬’、‘百将’等书,俾各习读讲解其义。仍于骑射之外,如矛、盾、弋、铤、钩、弩、炮石、火攻、车战之法,各随所长,分门析类,各令精通,俟其稍熟,间一试之,或令之赴边,使习知山川之势,北敌之情。或暂随在营,使熟识旌麾金鼓之节,且教而且用之。用之不效,而复教之。如此,数年之后,必有真材”。(《储练通论》)它还对将帅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如要求“将官先以舍生为本”,“刚不可吐,柔不可茹”,习武艺学兵法,“必自身率始”(《练将第九》),“不拘三军各色武艺,长短器具,必一一习之。既不能皆精,必精其一二技,而余技亦必习知其概”(《储练通论》)等等。
关于书中的迷信问题。《将官到任宝鉴》等篇中确实有利用时日吉凶预测人事和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内容,这是需要批判的。但是,书中又明确规定:“禁妖妄,讹言诳惑。妄说阴阳、卜筮、道释、鬼神、灾祥、祸福摇动众心者,重治。”(《练胆气第二》)并声明:“夫天时不足忌,在尽吾人事,自能感召天禄,所谓人定亦能胜天,阴阳时日,何为者哉!”(《将官到任宝鉴》)这说明作者并不相信迷信,他收录这些内容,目的是让将帅掌握,作为一种心理战术,以达到“定众志而作气”的目的。
《练兵实纪》是明代以讲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它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易记;反映了明代后期火器大量使用后,军队编成的变化和训练作战的特点,“今以此书,考其守边事绩,无不相符,非泛摭韬略常谈者比”。(《四库总目提要》)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和军事史料价值,受到后世兵家的重视。
《练兵实纪》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万历二十五年()刑蚧刻本、明天启二年()刻本、清道光二十三年()许乃钊刻本、清咸丰甲寅()光霁堂刻本、清光绪乙未()上海醉经楼石印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瓶花书屋本、京都琉璃厂刻活字本、抄本、多种铅印本等。抄本十卷,与刻本内容不同,子目为:骑兵、步兵、车兵、辎兵、合营、行营、下营、禁令、兵法、练艺、练器、训谕、条教、图解。
《兵机要诀》
明徐光启撰。是一部新发现的失传兵书。此书撰于明万历年间,曾刊印过:后失传。康熙二年徐光启之孙徐尔默撰《文定公集引》,称徐氏所撰《选练百字括》已刻已毁,《选练条格》未刻而佚。徐光启十二世孙徐宗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搜集到一些新的徐光启文献,拟出版徐光启新集。从上智编译馆第三卷三、四合期(年、月间)所刊拟议出版的徐光启新集目录中发现,内有《兵法选练百字诀》、《火攻要略》、《制药》、《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和《形名条格》六篇(均为《兵机要诀》的子目),可惜新集未能刊刻,所搜集的文献也随之散佚。年代初王重民先生编辑徐光启集时因没有找到上述文献,仅列其目待访。年解放军原装甲兵政委莫文骅将军为支持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的工作,将珍藏多年的一批重要古代兵书送到了军事科学院,供研究参考。其中就包括了失传已久的重要兵书《兵机要诀》,为嘉庆九年甲乙()抄本。《军事卷通讯》特发了一则消息。上海的专家学者闻讯赶到北京,在莫将军热情支持下,很快将此书整理影印,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著译集》中出版。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军事家。字子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辖区)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崇祯六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从万历末年到天启初年,为了对付后金崛起,明廷特命徐光启“总理练军事务”,训练新兵保卫京师。在这期间他结合军事实践,深入研究军事理论,撰有军事著作多种,并汇编《大明一统九边险要韬略世法》等军事丛书,还将其从万历末至天启初年有关军事的奏疏等辑为《徐氏庖言》(国内已佚,原书藏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据书目著录,未刊而佚的军事著作还有《兵事厄言》、《兵事疏》、《军事或问》等。